請輸入內容
【台灣醒報記者王柏雅報導】還記得2001年成大mp3事件、2005年KTV唱歌應付費等事件嗎?今日在福華飯店舉行的「2009年兩岸著作權論壇」,邀請兩岸著作權相關人士一同討論。中國版權協會副理事長劉春田直言,「台灣以前也曾是盜版王國,希望汲取台灣經驗、透過合作交流,使我國著作權環境更加完善。」
中國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執法處處長趙秀玲表示,大陸著作權執法分為司法保護及行政管理雙體系,司法保護在現階段是保護著作權最基本也是最強有力的手段,從中央到地方有一套完善的司法組織體系,承擔著全部著作權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審判工作,設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審判庭,著作權案件數量逐年上升。
她說,行政管理體系近年來主要工作有:開展日常執法,查處侵權盜版的大案、要案,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,打擊盜版光碟天天行動,打擊盜版教材教輔專項行動,開展打擊非法預裝計算機軟件專項行動,開展軟件正版化工作等。
中國大百科出版社社長龔莉表示,2002~2008年間,兩岸出版物版權交易約12000件,大陸引進台灣版權約7000件,台灣引進大陸版權約5000件,兩岸版權合作與日俱增。
她強調,在計算機電腦與網絡技術日益成熟的背景之下,數位化出版已是勢不可擋的潮流,配合「中國熱」與「漢語熱」的悄然興起,她說,「藉由通力合作,兩岸版權產業比翼雙飛。」
中國版權協會副理事長劉春田以「大陸六十年來的著作權制度變遷」為演講主題,強調現階段大陸著作權制度逐漸走向健全時期,面對完全市場經濟、全球化和法律體系化,改善對著作權法修訂的要求。
他直言,台灣以前也是盜版王國,大陸正在走台灣曾經走過的路,希望汲取台灣經驗,互相交流,擬定更完善的法規條文,使著作環境更加完善。
台灣智慧財產局副局長陳淑美表示,「智慧財產權制度的終極目的是追求公共利益」,保護創作者只是提供誘因,使他們樂於研發、創作。優質著作權環境有賴良好法制、良好授權機制、教育宣導、有效的查察取締與行政措施以及快速正確的司法判決共同努力。